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874085.11480.vipsjym.com.my3w.com/bbs/index.asp) -- 基础理论室 (http://874085.11480.vipsjym.com.my3w.com/bbs/list.asp?boardid=17) ---- 从SPL正负3dB说产品的一致性 (http://874085.11480.vipsjym.com.my3w.com/bbs/dispbbs.asp?boardid=17&id=14326) |
-- 作者:tangzj -- 发布时间:2008-10-15 0:15:55 -- 从SPL正负3dB说产品的一致性 应老兵要求新开一个帖子,讨论规格书中SPL+/-3dB问题引申出来的产品一致性要求。 将一组扬声器单元作对象,跟踪测量它们的谐振频率和灵敏度等主要指标. 目的是观察和记录单元随季节的变化. 他们每天作一次测量,加上环境的记录, 积累了一年多的数据. 最后是出了份报告,我记得南京大学声学教授沙先生还有个评论.”
顺带提一下,我们有时候会遇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与客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作为供应商听谁的呢?我想没有选择,必须听客户的,因为客户买单!
|
-- 作者:jsnj_lu -- 发布时间:2008-10-15 7:49:25 -- 学习!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8-10-15 8:34:48 -- 以下是引用tangzj在2008-10-15 00:15:55的发言:
应老兵要求新开一个帖子,讨论规格书中SPL+/-3dB问题引申出来的产品一致性要求。
这个要求对不同整机或系统有不同要求啊. |
-- 作者:darry -- 发布时间:2008-10-15 21:05:39 -- 如果在线测试,那标准曲线如何得来的呢?有了标准曲线,才能依此开设+/-3dB的测试窗口出来。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15 22:58:41 -- 谢谢TANGZJ.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15 23:10:51 -- 以下是引用darry在2008-10-15 21:05:39的发言: 如果在线测试,那标准曲线如何得来的呢?有了标准曲线,才能依此开设+/-3dB的测试窗口出来。 还是2001年吧,我见到的实例是: 扬声器单元的频率响应曲线是用户认定的, 认定过程当然有打样和用户检测的几个反复. 曲线认定以后,就是这个上下容差窗口大小的确定. 我的印象中,窗口在不同频段有不同的大小. 用户当然是希望越小越好, 供方当然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能的容差指标.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15 23:26:19 -- 额定特性灵敏度级就是一个数值, <最大允许偏差为正负3dB>这个词组里的关键词是最大, 当年在向整机厂交货时,基本思路就是单元的灵敏度级越高越好.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引进了计数抽样的检验标准. 就扬声器单元而言,有重缺陷,轻缺陷等分类, 关于批次的检验是严格了. 有了百万个产品中不合格品的几率的概念等等. .........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15 23:28:00 -- 开发人员是应该对 <工程能力指数>有所了解的. |
-- 作者:darry -- 发布时间:2008-10-15 23:49:22 -- 以下是引用一个老兵在2008-10-15 23:10:51的发言:
还是2001年吧,我见到的实例是: 扬声器单元的频率响应曲线是用户认定的, 认定过程当然有打样和用户检测的几个反复. 曲线认定以后,就是这个上下容差窗口大小的确定. 我的印象中,窗口在不同频段有不同的大小. 用户当然是希望越小越好, 供方当然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能的容差指标. 是的,通过实践证明窗口在不同频段用不同的大小而不是一概地整个范围都用正负3要容易达标的多;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16 21:37:31 -- 以下是引用darry在2008-10-15 23:49:22的发言: 是的,通过实践证明窗口在不同频段用不同的大小而不是一概地整个范围都用正负3要容易达标的多; 你想的细致,样品的频率曲线是有可能变化的. 但是我所见到的实例是这样的: 铝合金振膜的单元(2.5英寸单元),样品的频率响应曲线还是比较稳定的, 在我所知道的半年内没出现你所说的问题. 如果有了你所说的问题,我想: 第一步还是供需双方互相通报和商量怎么办的好, 一般来说,如我们在这儿所讲的产品的频率响应曲线的控制是由客户的需求而来的, IEC标准和国标只对有效频率范围作出规定.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0-16 21:43:07 -- 这十几年来,电声器件行业的特点是需方市场, 要求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啊. 在2000年前后听到的例子里是有另一种极端. 大概是玩具里要用扬声器吧, 有的厂的产品就是响了就OK了,当然是很便宜的了, ....... |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8-10-16 22:36:02 -- 没有行业标准,只有行业惯例,也许只有强制标准,唯有客户要求, |
-- 作者:tangzj -- 发布时间:2008-10-20 20:45:30 -- 以下是引用darry在2008-10-15 23:49:22的发言:
是的,通过实践证明窗口在不同频段用不同的大小而不是一概地整个范围都用正负3要容易达标的多; 首先,这个标准样品来源很重要。 |
-- 作者:honeybee -- 发布时间:2008-10-21 10:44:55 -- 一般都是以客户确认的样品曲线作为标准,怎么说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阿.当然能做到正负1db最好拉,关键是做不到阿 |
-- 作者:jsmoka -- 发布时间:2008-11-4 21:01:27 -- 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客户要求正负3dB,可在线测试的时候很难通过,因为我们测试的是基准曲线上正负3dB,如果曲线有点波动就有问题,不知道怎么弄才好了! |
-- 作者:jsmoka -- 发布时间:2008-11-4 21:03:14 -- 以下是引用shangxin在2008-10-21 11:06:26的发言:
我觉得和测试用的仪器和原理也有很大关系,现在DAAS,CLIO,MLSSA,LMS等,如果是采用于标准品比较,那样品真的很重要,有的公司在研发阶段设定绿色标准品,这是唯一的,然后生产在根据此样品制定红色标准品,其管理认定都相对严格点,比如CLIO类似的测试。 我们也用的CLIO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1-5 22:39:25 -- 以下是引用jsmoka在2008-11-04 21:01:27的发言: 有难度啊,....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客户要求正负3dB,可在线测试的时候很难通过,因为我们测试的是基准曲线上正负3dB,如果曲线有点波动就有问题,不知道怎么弄才好了! 研究一下测试环境,尤其是在线测试的话,要保证信噪比至少大于15分贝. 测试系统的各项参数是不是合理. 测试距离和反射面等等的相互关系等. 还有就是和客户的协定的制定, 这个正负3dB的要求是从哪个频率开始的? 其实低频段和环境有大的关系. 我的主张是: 低频段控制几个独立的TS参数就可以了. 在线测量低频段曲线是笨法子,效果是有问题的. 中高音处正负3dB的容差的要求较易于控制. 上装配线的零部件的关键的技术指标要控制. .........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1-5 22:52:48 -- 接着写. 这个问题确实代表了工厂的水平. 包括了设计,零部件的订购和进厂(或上线)的检验, 装配工艺流程水平的表达等等. 其实其中也包含了成本管理, .... 各方面太严了,成本太高, 不够严的话,客户那儿过不去. 这就需要生产厂和客户之间有充分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坦白地讲,如果客户方只是单纯追求指标而不懂得全面(和技术)的话, 生产厂这一方当然是很难很难的. 如果客户方有的人想"整整"生产方的话, 那个日子就更没法过了.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8-11-5 23:10:52 -- 所以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关于产品的 检验规定的制定是件大事,马虎不得. |
-- 作者:Ammon -- 发布时间:2008-11-6 17:04:35 -- 頻響曲線+/-3dB在線測試,算是很寬鬆的全檢要求了. 如果連這都畏難,阻抗曲線+/-1dB就不用碰了. golden sample要從量試中挑選,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但是在小豬出欄,挑選優良品種之前,事實上有大量工作要先做. 從開發初期對主要料件供應商開發能力/制程能力的評鑒,設計材料的選擇,主要材料關鍵參數最優化模擬及上下限組合模擬,模具設計的合理化評估等等,就已經為最終在線測試結果埋下了伏筆. 挑選的樣本數絕對要夠,挑選的golden sample精準度必須要有保障(前兩年,還親眼所見一位資深工程師用目視在線曲線測試的方法挑選標準品. 這樣的做法只是在害老板而已). golden sample在有效全檢頻率範圍以內的偏差,應該在0.2dB以內,最多不能超出0.5dB.除了預留給客戶,組裝廠(日后發生品質爭議或者樣品變異時,可以進行相關確認),自己至少保留2只. 一只用於在線測試及標準設定用,一只用來定期點檢. 每家材料商都可能向你抱怨規格別定得太嚴,否則做不到. 那麼,到供應商工廠去,讓供應商按照自己定義的制程參數全部設定為標準值做一次,就按正常的条件做,看看设定好的制程参数能跑多远,看看做出來的產品與規格中心值真實的偏差是多少. 膠邊重量,膠邊廠的公差是+/-3%,到鼓紙廠變成了+/-5%,而到了揚聲器工廠,鼓紙重量公差通常是+/-10%. 再舉個例子,彈波按照規定的比重去含浸,按照規定的溫度和時間去成型,看看變位與規格中心值的真實偏差到底有多大? 通常這個時候,供應商都不會吭聲了. 反過來,有水準的國外客戶在要求國內工廠的時候,无一例外是同樣的情形. 很多工廠對於老外的全檢要求認為是在無理取鬧,甚至是在趁機整國內工廠.唉,說白了,是極度的沒自信,才會漫延這種說詞. 如果有機會,大家把北歐老牌工廠(得自制的,不是代工類型)的產品拿來測測看,好好玩一玩. 最后可能是一句話"I 服了 YOU". 不思進取,光盯著量大好做的訂單,就不必叫嚷要成為什麼揚聲器強國,開創什麼中國聲了,只會繼續淪落為世界生產基地. 然后一堆人關起門來自吹自擂,感覺良好. 精益求精,這是中國倍儿地道的成語. 四個字,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超難. 但是在生产假冒伪劣次產品时,却不乏聪明才智与精力. 悲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