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874085.11480.vipsjym.com.my3w.com/bbs/index.asp)
-- 基础理论室 (http://874085.11480.vipsjym.com.my3w.com/bbs/list.asp?boardid=17)
---- 立体声录音和多声道录音--我的感受 (http://874085.11480.vipsjym.com.my3w.com/bbs/dispbbs.asp?boardid=17&id=7999)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7 0:34:25
-- 立体声录音和多声道录音--我的感受
如题. 是想对这两个概念作些介绍,不着重于全面的介绍,因为已有书 讲得很清楚了. 我在这个帖子里,要讲的是当年(1990年秋到1991年春) 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皮博迪音乐学院录音科学系访问时的有关感受. 回忆可能是断断断续续的,但是将是第二次公开讲, 第一次是1998年,在北京的一本叫<音响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文. 皮博迪音乐学院的录音教学(大致如此).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7 1:11:26
--
关于二声道立体声拾音, 我在那儿见到的或经常使用的是 MS制,AKG414是用得最多的传声器, 另外就是 A-B制,是两个全指向性传声器相距40CM到近1M, 摆在乐队前面的录音, 用的NEUMANN的传声器较多.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7 1:26:42
--
在音乐学院里的录音系里,专业录音棚的录音工作量不小. 大概每天有三次录音任务,上下午和晚上各一次(至少). 有段日子,我是几乎每个晚上都去录音棚. 录音导演和录音师的工作由学生担任. 他们好像是算打工收入的, 我到那儿主要是看,后来也会上手,当然不能算作打工,是义工吧. ------- 其实,所见到的和书上的是有差异的, 就立体声录音而言,首先要看是录的是什么节目而决定 MIC的设置. 比如钢琴,在一个立体声MIC的基础上,是要外加1个或2个MIC单吊或单置于合适的位置上. 这样就可能有四个不同的声道输入. 这没问题,主控室的调音台可容纳36路输入的,四个MIC的输入只占用其中的四路. ........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8 0:26:15
--
接着说. 专业录音棚是八十年代建成的吧,是在老房子里面改建成的. 记得是在三楼里. 是一个大套间,从一个带锁的门进这个套间,右手边的第一间是教授的办公室, 大约是十几个平方米, 右手的第二间是控制室,大约二三十个平方米,摆满了录音设备. 走廊的顶头就是一个隔声门,推开门,就是作录音的房间了, 就是录音棚的主要的录音间了,我记得是六七十平方米吧, 毕竟是教学用为主,面积不是很大啊, 里面有个大钢琴,... 板壁和天花板都是那种比较普遍流行的声学处理, 房角有个大接线箱,可接传声器电缆接头,...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8 1:14:15
--
控制室和录音间之间是双层玻璃窗, 大概2米多宽,1米高的窗. 我上文所说的多路调音台(SONY牌子的,价值近二十万美元) 就放置在距窗1.5米的距离,调音台有两米多宽,不到1米的长, 那么录音师的位置就坐在调音台后, 右后侧是用于录音的计算机系统和有关设备的机架,机架里面还有其它设备. 调音台右侧有个小机架,是信号处理设备以及转接牌面,... 调音台是置放在一个控制台机架上的,右手面板上有几个信号处理设备和转接电缆的插接座,... 在录音师身后,就是两台多轨录音机,.. 调音台所在的控制台机架的左右两角有两套监听音箱,一套是书架音箱,另一套稍大,... 而在控制室的前墙的上角是两个JBL的4字开头的监听音箱,... 当然房间里还见缝插针似地安放了一些其它的有关设备. 可惜,手边没照片,也许我会通过网络,下几张照片过来. ------- 说起来,设备好像是复杂的,然而时间一长,就知道常用的也就是那一些, 当然,因为录音有个全过程,不同阶段用的设备也有差别.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8 1:16:06
--
控制室和录音间之间是双层玻璃窗, 大概2米多宽,1米高的窗. 我上文所说的多路调音台(SONY牌子的,价值近二十万美元) 就放置在距窗1.5米的距离,调音台有两米多宽,不到1米的长, 那么录音师的位置就坐在调音台后, 右后侧是用于录音的计算机系统和有关设备的机架,机架里面还有其它设备. 调音台右侧有个小机架,是信号处理设备以及转接牌面,... 调音台是置放在一个控制台机架上的,右手面板上有几个信号处理设备和转接电缆的插接座,... 在录音师身后,就是两台多轨录音机,.. 调音台所在的控制台机架的左右两角有两套监听音箱,一套是书架音箱,另一套稍大,... 而在控制室的前墙的上角是两个JBL的4字开头的监听音箱,... 当然房间里还见缝插针似地安放了一些其它的有关设备. 可惜,手边没照片,也许我会通过网络,下几张照片过来. ------- 说起来,设备好像是复杂的,然而时间一长,就知道常用的也就是那一些, 当然,因为录音有个全过程,不同阶段用的设备也有差别.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8 8:18:02
--
送上一张控制室的照片吧,是另一个大录音棚的控制室,比皮博迪的要大, 让大家有些形象概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4-08 08:41:54编辑过]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8 8:22:12
--
再来一张,是比皮博迪小一些的控制室,可看到调音台前的玻璃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4-08 08:23:02编辑过]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10 0:55:55
--
从我见到的大多数的录音过程是这样: 1.某系某人在楼下大厅或大教室做演出,需录音, 有个申清单提到录音系来,然后成为一个录音作业. 2.到了那个时间,有两个学生提前来到控制室,开通电源, 开通有关设备,然后根据作业要求,到录音现场装置好MIC. 在控制室,要将MIC输入电缆插头插入调音台的相应输入插座. 控制室里有个监视器,现场有个摄像机,现场的情况是可看到的, 再加上步话机,一人在控制室,另一人在现场. 3.试音,控制室里的学生操作调音台和录音机,试试. 然后用步话机告诉在现场的学生:OK. 4.两个学生都在控制室了,一个是录音导演,他看着监视器屏幕,再听监听扬声器出来的现场的声音. 他是这场录音的指挥者,一般他是口头命令为主,有时也会动下手, 他对录音师说的就是:电平OK,音色请再暖一些,另外会说,伴奏再大一些,等等,.. 另一个学生就是录音师.调音台上和录音机的操作主要是他,有时要用到信号处理设备. 5.现场来人了,开始了,这儿也就录音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4-10 01:18:38编辑过]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10 1:17:07
--
注意,这是学校,录音是要为学校教育服务的, 那当然就是要牵就那些音乐系科的习惯,他们是比较习惯于楼下大厅或大教室的现场的, 一般,对于钢琴,提琴或木管等的录音, 基本上就是我上文所述的双声道录音. 录音控制室给出的半成品是一盘磁带,录好音的, 磁带是那种1/2英寸带宽的专业磁带(4轨),带速15IPS(38CM/秒). 下一步就是剪辑过程了.半成品会送到楼下底层的DUB工作间去.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11 0:50:20
--
剪辑间有两大间,还有一大间是另一个作录音控制室,有一小间是技术员比尔的办公室, 不大,但是布置得很舒适温馨的. 剪辑间的门上,学生写上DEB HELL的字样. 剪辑过程是这样: 从楼上或别处来的磁带盒上是带一张纸的,上面有记录, 说明是哪天录的什么,...,一般每次录音是两盘带子. 剪辑时取下,然后装在和楼上差不多型号(老得多的)的开盘录音机上, 然后一边审听,一边剪去有开头的进场的声音信号和结尾的过长的鼓掌声信号的磁带部分, 另外就是要把两盘带子结起来,所有的剪和粘都是传统上那种用刀片在一个磁带卡具上完成的. 关键是在哪儿箭?哪儿接?这当然要边听边定再下手的, 生手会感到困难,而真的做熟了以后,就没什么了, (为什么是HELL-地嶽呢?对于那些美国孩子来说,这样的工作是太枯燥乏味了.). 这样,一盘带子的时间大概是一小时左右,重新标记装盒(正规的了). 然后上架.那是归在一个磁带架柜上的,很多,有几千盒,按时间顺序排列. 有关老师是可以来借的. 另外每两星期,首都华盛顿的电台会派一个人过来,挑选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节目带. 另外,也有学生或别人要某盘录音的,在任务单上有的话,就要用那盘带再复制一盘, 一般,那就是转录到那种C60的盒带上. 有时也有专门的要求,比如转录到盒式的数字磁带上.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11 1:09:39
--
和楼上差不多型号(老得多的)的开盘录音机, 记得是STUDER的,瑞士的名牌厂, 大概也有七八台摆在工作间里. ....... -------- 总的来说,1990年代是个变化的年代, 我这儿所涉及的录音设备的变化很大了, 今天的录音的剪辑早已是丢掉了刀片, 而是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来做剪辑了, 我想现在的PEOBODY的录音剪辑也一定是一台又一台的计算机了吧.
|
-- 作者:武昌鱼
-- 发布时间:2007-4-11 11:24:22
--
谢谢分享你的过去,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12 0:40:44
--
以下是引用武昌鱼在2007-04-11 11:24:22的发言:谢谢分享你的过去, 谢谢你的回帖.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12 0:42:39
--
我比较欣赏顺其自然. 关于在PEABODY的经历,这儿的详谈恐怕在我个人来说还是第一次. 我上面说了,是在北京的<音响技术>写过一篇文章, 很高兴的是,我的一个老朋友, 曾在中央乐团任职的老录音师 宋效曾先生注意到了. 在2000年后的中国音乐学院录音系开课庆典之际, 提到了我的所见和文章. 其它谈及细情的机遇也只限于和这个专业有关的很少的几个朋友之间. 我估计这儿能对此感兴趣的也不会多吧, 不过,我还是会写一些,主要的是 留下些记录和给人们参考. 我是主张专业工作者得有比较广阔的思路的, 而且得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 恰好,录音这个行当不错, 在美加两国,单纯地从事音乐或AUDIO制造这些行业活不下去的话, 和录音打交道也是谋生之路,那怕是做DJ, 收入比劳工还是要高. 这就是当年,我见到的主修音乐的学生, 他们其中的聪明人就加修了录音专业学士学位的深层次原因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4-12 00:43:44编辑过]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12 0:50:04
--
这个帖子要换个网站发的话,是可能成为热帖的,呵呵. 不过,我还是发在这儿.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12 0:55:46
--
说到这儿,是要把老师的名子讲讲了. ALAN P.KEFAUVER. 有专著并有丰富经验的认认真真的专家. 下面贴张他们网站的照片,他现在也老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4-12 00:57:40编辑过]
|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7-4-12 1:06:37
--
上面的照片该是近影了, 在调音台前的那个女孩子会是来学录音的学生吗, 看侧影像亚洲人啊. 我在那的时侯,中国的留学生对录音好像没兴趣似的, 我在班上(总共有四十多,分四个年级)就见到一个新加坡的留学生王先生, 我和他谈得来,但是当时网络不像现在这样成熟, 招手说再见,其实大家知道再见是不大可能了.
|
-- 作者:欧阳风
-- 发布时间:2007-4-12 11:59:02
--
有时候可能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如时代因素, 错过了不少的好机会,过后看来或许有些遗憾. 从老兵的这个帖子里感觉到只要是条件允许,一定不要错过任何学习的好机会,时刻准备着. 顶ing! ----------------------------------------------------------- 我和他谈得来,但是当时网络不像现在这样成熟, 招手说再见,其实大家知道再见是不大可能了. 前辈啊,我想您的朋友们一定都会记着您的.
|
-- 作者:YANDONG7383
-- 发布时间:2007-4-12 14:42:27
--
老兵的话总是给人以启示!慢慢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