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电声新手在2008-04-12 22:35:59的发言:非常感谢郭老师。我是个发烧友,以后还请郭老师多指教。本来这地方高手如云,我只是来头饰学艺的,本不想注册(主要是怕丢脸)。可看了郭老师的文章,感觉有必要认真请教一番了。从文章看,郭老师好像也是李大师的粉丝。从郭老师说的看来,您做过不少二级倒相箱,应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了。只是资料没保留下来实在可惜了。不过您说的知识依据阻抗曲线来分析,那SPL曲线不考虑的吗?我曾经看过前些年的电子报里有个姓贾的先生批评过李大师不懂二级倒相,还把李大师的杰作给改了,不知道这事靠不靠谱?还真想认识一下这位高人。郭老师对二级倒相的认识深度是否超过了李大师?请原谅我的冒昧
引用:
qp: 既然在90年代初中期,二级倒相箱曾经风靡全国,楼主应该知道梁氏谷吧?李大师的低频霸主也听过,其
实也就是低音轰成一片没力度,当初怎么也想不明白?呵呵,现在不想了......
答复:
二级倒相箱是李楠先生参考国外箱首次在国内亮相,并在全国音箱大奖赛中获奖。一个新型音箱的产
生,我们不能指责其不够完美,我没有听过原装的低频霸主箱,但我看过发表的资料。从提供的频响图上看
,确实是扩展了低频。从资料上看,调试是在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进行的(频响图是参赛后测试的,好像
没有提供阻抗曲线图),全凭耳朵听音来调整。有些不足也是正常的。
至于笔者为什么要用阻抗曲线来分析,是因为阻抗曲线能够较为精确的反映低频特性,一是能反映低频下限
,它的下限与阻抗峰的频点位置密切相关。二是阻抗值能间接反映出扬声器自身的谐振能受到多大的抑制,
箱腔的亥姆霍兹共振与扬声器自身谐振是否达到最佳匹配,当达到最佳匹配时,三个小阻抗峰的阻抗值较低
且三峰基本等高。此时扬声器的背辐射负载最大,振动冲程最小,由非线性因素而引起的失真也最小,发声
效率也是最高的。冲程的减少使其可以承载更大的功率。这要比观察频响曲线来的方便,也更加直观。
当然,调试低频特性也不是仅仅将阻抗峰调平就算完工,这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基础。低频有无力度
,有无弹性,瞬态特性好不好,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