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声还原过程的频率干涉现象与相位延时、时间差Δt和障板边缘衍射;
一.自然环境里的“立体声”信息:
日常生活中,当两个人面对面谈话的时候,我们能够明确他的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当一群人面对面谈话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明确他们的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这是因为这些发声点传来的声音已经“具备”或者说已经“包涵”了辨别这些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的信息。而且,距离越近,所包涵辨别这些声音方向的信息、特别是高低方位的信息就越丰富。
二、唱片里的“立体声”信息:
麦克风录音时,它距离录音对象总是比较近的,由于位置和距离的关系,麦克风能录音下辨别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的信息就比较丰富。辨别声音方向和高低方位的信息甚至比我们听现场时的贵宾席位还要好。
立体声系统鉴别前后左右上下(高低)方位的信息已经存在于我们手上的唱片里。这些信息是怎样获得的呢?
立体声系统鉴别前后左右方位的信息,自然环境条件下时(人为加工先不谈)主要包括1、发声点的声音达到两主麦克风时的强弱对比(信息);2、发声点的声音达到两主麦克风的时间(相位)延迟的差别关系(信息);3、发声点的声音经地面反射达到两主麦克风时的强弱对比(信息);4、发声点的声音经地面反射达到两主麦克风时的时间(相位)延迟的差别关系(信息)。5、发声点的声音达到两主麦克风时频谱变化关系等。
如果我们的音响系统能够把这些差别精细的信息准确地还原出来,辨别前后左右方位(定位)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我们的耳朵天生就对前后左右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实际生活中相信大家应该有这些方面的、非常明确的“声象定位”体会。
立体声系统鉴别高低方位的信息也是怎样获得的呢?自然环境条件下时(人为加工先不谈)主要依靠1、发声点的直达声与经地面反射达到两主麦克风的反射声的强弱对比(信息);2、发声点的直达声与声音经地面反射达到两主麦克风的反射声的时间(相位)延迟的差别关系(信息)。即主要依靠发声点与地面反射点的声音强弱对比(信息)和声音时间(相位)延迟的差别关系(信息)。3、发声点的直达声与经地面反射达到两主麦克风的反射声的频谱差别(信息)等。
如果我们把地面反射点也看作一个“跟随音源”(滞后于发声点的跟随音源,事实上也是如此),垂直方向就有了“方位”的定向元素条件,高低方位的信息就由此产生。
但是,这些高低方位信息的变化与左右方位信息相比,来得更加细微,垂直方向发声点与“跟随音源”的方位角往往以比较小,时间(相位)延迟的差往往在几ms以内,要想音响系统能够精准的还原他们,这就对对音响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另外,人的两耳是水平生长的,天生具来就对水平方向的前后左右方位有着比较好的辨别能力,而对垂直方向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差。因此个人认为:——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三、 HIFI(高保真)音响系统
玩HIFI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的还原HIFI(高保真),唱片有什么就应该尽量还原出什么,没有的东西就不应该有。立体声的录音就应该有立体声定向(定位)的再现,…………
但是立体声定向(定位)的再现并不容易获得,优秀的立体声“高保真”还原需要音响系统具备良好且平坦的频率特性,优秀的动态、瞬态能力,足够的信噪比,丰富流畅的信息量,尽可能小的相位延时等等,并且要求两个声道各项指标完全一致。
尤其是瞬态反应特性和相位延时特性的一致性更是非常重要,因为根据声学研究的成果表明,许多立体声定向(定位)的再现都与相位延时有关。虽然我们不可能使系统从“信号产生——放大——传输——电声还原”的全过程做到没有相位延时和相位失真,但是尽可能地改善瞬态反应特性,尽可能减小相位延时,尽可能减小相位失真,并尽可能使两个声道的相位特性和各项指标完全一致,还是可以努力和控制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