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耳机设计与测试评价室 → 监听耳机的频响该是什么样子呢?


  共有2097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监听耳机的频响该是什么样子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3 20:40:08 [显示全部帖子]

自由场主要还是给音箱的标准 
当然也有奇葩的耳机厂商在做 比如索尼PFR-V1, AKG K1000,AKG K501,Stax SR-Sigma,Ergo Model-2

扩散场则是监听耳机比较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4 2:25:08 [显示全部帖子]

Grado就是个小作坊没有仪器 以前老头纯靠耳朵调音 所以只做HiFi耳机骗一些发烧友 做监听它还没这个水平 

stereophile虽然是发烧网站 好歹凭仪器结果说话
灰色是自由场标准曲线 红蓝是实测左右声道曲线 可见没有贴合自由场均衡 高频故意隆起的那个峰是给听力衰退的“老烧”准备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1-04 02:30:13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4 18:14:27 [显示全部帖子]

stereophile自称灰色曲线使用的是Shaw的曲线

根据Grado多款耳机的实际听音经历,除了高端产品,其一般产品线的声音声场是紧缩不开放,颅内效应明显;而且小作坊品控不严,手工生产,各耳机频响出现误差很正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至于HRTF,音特美的深插入耳式不但解决肢体反射问题,甚至接近了耳道反射问题,但还是遗留下颅间距的问题.其中er4s是对普通唱片优化的,er4b专门针对人头录音,使用的可能是Hammersh?i经过综合目前所有Diffuse-Field曲线,经统计学筛选后的平均曲线;
已有相关专业音频应用插件实现个人根据自身函数变量调整,虽然还不完美,而且只有30天的试用...普通消费者也可通过foobar+VST体验效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1-04 18:26:15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4 19:32:12 [显示全部帖子]

1.Grado的东西忽悠还体现在哪里?有爆料么?
2.HeadRoom测量员自立门户的Innerfidelity,倒是有过程详述
3.是有不妥
4.歧义了,不是生理学的肢体反射,是入耳耳塞解决了肢体对声波的反射问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4 22:09:50 [显示全部帖子]

Etymotic的主要问题在使用的Knowles动铁一单元,频宽和谐波失真都不行 毕竟主要为助听器设计的动铁并不会考虑高保真音乐欣赏的需求 
频宽可通过多单元多分频结果 虽然现在已沦为商业噱头 
失真和频响只能靠开发新型单元解决 如混合了平衡电枢和动圈原理的新动铁Moving Armature
实测

Etymotic这款耳塞要求也比较高 为了减小使用者耳道影响 对佩戴要求高 不适合弯曲的耳道 不过官方提供耳膜定制
而且因其谐波失真较高 测量或听音时若设备谐波失真较大(如发烧论坛使用偶次谐波失真很大的“暖声”前端互补)就会导致测量结果或听音体验不佳

测量环境、系统不同也会导致测量较大的偏差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4 22:15:02 [显示全部帖子]

至于耳机的频响 虚标还是真实?
技术的索尼的QUALIA 010宣传达到5Hz~120kHz
就和Kharma那个10-10^5 hz的喇叭一样不可思议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4 23:36:15 [显示全部帖子]

动铁换能效率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4 23:39:58 [显示全部帖子]

CSD优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5 0:01:59 [显示全部帖子]

所以动铁能满足助听器的便携性和易驱动要求 满足舞台返听的动态范围和瞬态表现要求

拜亚动力最新的特斯拉技术就吸取了动铁这两点优点,并且运用在动圈上 不过成本就上去了

而且据传拜亚将抛开声美做的老耳塞系列 自主研发新耳塞 可能应用特斯拉技术 这样动铁唯一优势就是单元小可以深插,隔音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1-05 00:45:02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lric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5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2-31 4:57: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5 21:30:24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14-01-05 11:14:46的发言:

特斯拉单元的核心是什么?貌似拜耳自己解释过差别就在磁隙,其它没啥。吸取了动铁的优点?那就是灵敏度高呗,磁隙强了灵敏度高,这是事实。欧洲法律条文一出来,现在耳机厂商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降低之前那些入耳式耳机的灵敏度又不影响音质。拜耳不可能把入耳式耳机驱动单元的灵敏度做太高,否则被罚款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可能又一次被商人忽悠了,磁隙强了灵敏度该如何降低呢?动圈式入耳式耳机都很容易驱动,75mV输入不大于94dB的输出,太容易驱动的入耳式耳机会被罚款的。

比如拜亚DT1350便携监听,因为使用了喇叭里很多耳机中很少的外磁式结构和三文治盆的特斯拉技术,灵敏度高达109dB/mW;                                               
欧洲的这项法律是为了保护听力么?如果是的话则略显可笑,人是活的,低灵敏度不代表高音量爱好者者不能把MD、便携CDP的音量调高; 而且为什么仅仅针对入耳式,DT1350这种不去管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1-22 08:44:21编辑过]

 回到顶部
总数 1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