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扬声器分为“活塞式扬声器”/“分布模式扬声器”其实并不准确——电动式扬声器在中低频段主要为“活塞式振动”(集中模式),在高频段则为“分布模式振动”——而“分布模式扬声器”在低频段接近“活塞式振动”。
“活塞式振动”——可以形象地表示“简谐振动”,但“简谐振动”≠“活塞式振动”——实质上,“活塞式振动”是指“集中参数系统”振动。
● “弯曲波模式扬声器”——Bending wave Mode Loudspeaker (简称BML)—— NXT将其称之为“DML”(分布模式扬声器),实际上并不合适。
“分布参数系统”振动模式扬声器除了BML(板振动),还包括ESL/ PL(膜振动)——而电动式扬声器(纸盆)高频段分割振动实质为“壳振动”,也属于“分布参数系统”振动模式。
故采用薄板挠曲振动模式(产生弯曲波)的扬声器,称之为“弯曲波模式扬声器”更为合适——虽然薄板振动还会产生其它类型的弹性波,但形成声波辐射的主要为弯曲波——故可称之为“弯曲波模式扬声器”。
● “弯曲波模式扬声器”(BML)——f = f 0 时(阻性),为“力阻控制区”,振速v与f 无关;f>f 0 时(容性),为“弹性控制区”,振幅A与f无关;f<f 0 时(感性),为“质量控制区”,加速度a与f 无关。
实际上,BML并非“输出声功率与频率无关”——弯曲波为“频散波”, f↑,则u↑/Wr↑——f>f 0时,为“弹性控制区”,v = Fω/ Km,f ↑/ v↑,则POUT↑(P = F v),即 Wr↑。另一方面,由于fc以上的“射束效应”,指向性↓,偏轴SPL谷值↑(Wr↓),类似于“纸盆”扬声器——故BML在10kHz以上SPL↓。
BML机械阻抗取代辐射阻抗,成为有效功率的消耗者——而机械阻抗大于空气辐射阻抗,P=v2Zm——若达到相同振动速度v,须↑PIN,故其电声转换效率比电动式扬声器低——BML一般振板硬度B↑,则Km↑/ v↓,且Zm↑,则P OUT↓(效率↓) 。
● BML振板↑“刚性”[ B=Et3/12 (1-σ2) ]——可↑弯曲波波速u(u=ω2B /μ),能流密度I↑(I=2πf2A2ρu)——I↑,则弯曲波挠曲振动/辐射效率↑。
u↑,则fc(临界频率)↓,辐射声功率Wr↑——而fc以下板振动主要为“角型/边缘型辐射”,Wr很小。
振板硬度B↑——还可↓“分割振动”(驻波↓),则“声染色”↓(HD↓),↓失真——但硬度B↑,机械阻抗↑,则效率↓。
● 实际上,BML并非真正可以“双向辐射”(正反面“同相辐射”)——低频时,仍会发生“声短路”(偶极子)——与电动式扬声器相同。
与弦类似——板振动纵向弯曲波形成偶极子相邻的“端射阵”;横向各波峰/波谷(前后方向)又形成偶极子,最大辐射方向与前者相反。
故在fc以下,板振动的辐射声功率Wr↓,只有形成驻波时才能↑Wr——横向为“同相小球源”,Wr↑/ 指向性↑;纵向可形成“线列阵”,但指向性↓ 。
● 实际上,一般尺寸 BML的f0都可以↓至50Hz——如振板B= 9Nm,μ= 0.7kg/m2,则fc=5127Hz (fc = u2/2πB/μ )——f = 50Hz,u=34m/s ,λ/2 =340mm,λ/4 =170mm——比“波导管”空气λ小得多(f = 50Hz,u=340m/s ,λ/2 =3400mm,λ/4 =1700mm) 。
关键是BML的低频响应差(SPL↓)——只要u<c0(f<fc),板振动辐射声波就存在“声短路”(抵消),则Wr↓。
而↑BML的低频响应很困难——即使B= 200Nm,μ=0.4kg/m2,则fc也高达821Hz ——f =50Hz,u=84m/s;f =200Hz,u=167m/s ——难以使fc↓至200Hz,↑u /↑Wr。
● BML的失真——
BML主要产生“间谐波”,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奇次谐波/偶次谐波——BML为“并联共振”,高次谐波(驻波)↑,故“间谐波失真”(IHD)↑——从本质上看,其音质/色并不和谐。
由于“频散效应”,BML在fc以下Wr↓(SPL↓);fc以上 Wr↑/但指向性↓(射束效应)——而且“间谐波失真”(IHD)↑——故其频响曲线FRP实际上并不平滑。
弯曲波为“频散波”,不同频率的相速度不同——故不易产生互调失真IMD,IMD会使声音模糊,故BML清晰度↑(与BBE异曲同工)——但由于“波形畸变”,相位失真PD↑,则定位感/结像力↓。
由于f↑/u↑,fc以上会出现“射束效应”,且“波形畸变”↑/ 锯齿波↑——故易产生高频失真——类似于电子系统的TIMD(金属声) 。
● BML与BBE ——
BML本身就是一个“声学BBE处理器”——弯曲波为“频散波”(f↑,u↑/Wr↑),相当于BBE提升高频(2k-3kHz明亮度/6k-8kHz层次感/8k-10kHz透明度)——故清晰度/可懂度↑。
异曲同工——BBE实质为“延迟中低频/提升高频”,则互调失真IMD↓(IMD会使声音模糊),故BBE清晰度↑——弯曲波为“频散波”,不同频率的相速度不同,则互调失真IMD↓,清晰度↑。
由于“射束效应”/“频散效应”,BML易产生高频失真(fc以上)——“BML+BBE” 会↑高频失真——↑fc(fc>18KHz),则可以降低之。
● BML本身就是“声学谐波激励器”(驻波/并联共振)——通过调整驱动器位置/振板材料的物理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的谐波效果。
BML谐波f与fo并不成整数倍关系(间谐波)——为了与传统意义上的奇次谐波/偶次谐波区别——可以称之为“类奇次谐波”/“类偶次谐波”。
BML采用“固支/弹支/自由边界”(λ/2共振)——可产生“类奇次谐波”/“类偶次谐波”——而采用“悬臂梁”结构(λ/4共振),只能产生“类奇次谐波”。
● BML若↑音质,须↑振板刚性(硬度B),——B↑,虽然u↑/fc↓,辐射效率↑;但机械阻抗↑,振动效率↓,A/ v↓——B↑,fc↓,更易产生干涉/“射束效应”,指向性↓,则Wr↓。
BML振板硬度B↑,弯曲波波速u↑,则“频散效应”↓——B↑/ u↑或f↑/ u↑,干涉↑(射束效应),则“随机性振动”/“弥散性辐射”模态↓——实际上,fc以上BML“频散效应”↓。
● BML采用“波腹驱动”可↑效率 ——而节点(线)阻抗最大,并非机械阻抗,而是驻波波节形成——节点(线)弯曲波u= 0。
节点(线)为弯曲波振动模态在介质上的体现——与频率f/边界条件相关,与介质材料的硬度B/阻尼D等无关——即节点(线)并非介质材料的固有属性,而是随驻波形式不同而变化。
BML“偏中心节点驱动”会产生“反对称振动”导致“声短路”(抵消)——但“中心驱动”也会导致“声短路”——实际上,只要是fc以下都会存在“声短路”(Wr↓),而“偏中心节点驱动”可↑驱动效率,↑Wr。
● BML不等同于物理学中的“板振动”——后者板一般为均匀材质,而BML振板主要采用“蜂巢板”(泡沫板),材质不均匀——更容易产生“随机性振动”/“弥散性辐射”。
“板振动”——fc以下,相消干涉>相长干涉,Wr↓/声辐射效率σr↓;fc以上,相长干涉>相消干涉——故Wr↑/声辐射效率σr↑。
BML——fc以下,由于“随机性振动”/“弥散性辐射”相位不相干,相消干涉↓,“声短路”↓,Wr/σr↑——fc以上,相长干涉↓,指向性↑(射束效应↓)。
“激振式音响”(GMM)虽然振动效率↑——但由于与木板(MDF)/玻璃等配合使用,主要产生“板振动”(材质均匀)——相对于BML,Wr/σr↓。
● BML振板采用蜂巢板可↑“频散效应”——表层与芯层的密度/厚度/硬度/弯曲波波速差异↑,孔隙率↑——则“频散效应”↑,“随机性振动/弥散性辐射”模态↑。
BML振板硬度B↑,弯曲波波速u↑,则“频散效应”↓——B↑/u↑或f↑/ u↑,干涉↑(射束效应),则“随机性振动/弥散性辐射”模态↓。
硬度B↓,驻波↑,“频散效应”也会↓(Cg=Cp=0)——则“随机性振动/弥散性辐射”模态↓——“随机性振动”≠“分割振动”(驻波)。
一般材料硬度B↑/阻尼D↓(反比),而蜂巢板(泡沫板)则可同时↑B/D——中空结构可以↑B,而内部空气可以↑D(但空气D小于固体D)——密度ρ↓可以↑辐射效率,故BML采用蜂巢板可以↑效率。
BML振板阻尼D↑,则波速u/A/v↓,效率↓(Q↓)——↓阻尼D比↓硬度B,更有利于↑效率(阻性能耗大于抗性能耗)——KT板(PS泡沫板)比PS板阻尼D↓,比PMI蜂巢板硬度B↓,故其效率↑。
● BML采用蜂巢板,由于材质均匀性↓——“频散效应”↑,非线性失真↑,间谐波↑(IHD/SIHD↑),FRP平坦性↓——分割振动↑,锯齿波↑(波形畸变)。
蜂巢板(泡沫板)相当于“多孔型吸声结构”——对高频响应会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阻尼↑——有利于降低“间谐波失真”(IHD/SIHD) 。
这或许就是当年英国国防部的初衷——采用“多孔型吸声结构”↓飞行器驾驶舱的噪音,却“无心插柳”——拓展了“板振动”(弯曲波)在扬声器领域的应用空间。
● BML“效率低”,主要是由于fc以下相消干涉↑/Wr↓——而非由于“刚性大”(机械阻抗↑)/“反对称振动”(偏中心节点驱动)——板振动不同于膜振动,反对称振动的影响较小。
NXT技术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采用蜂巢板——实际上,采用蜂巢板并非为了“↑刚性”,而是为了“↑效率”(↓fc以下相消干涉/↑Wr)——可以看作是近似“双向/同相辐射”, 则效率↑(SPL↑3dB)。
蜂巢板(随机性振动/弥散性辐射)可以↑低频响应——↓fc以下低频段振板前后的相消干涉,↑相位宽容性——可↑fc,则u↓/λ↓,波数k↑,低频“声短路”↓;且高频失真( 射束效应)↓。
一般KT板/PMI蜂巢板(芯层)fc都可以达到18kHz以上——如B=0.33Nm,μ=0.33kg/m2,fc=18407.6kHz——f=100Hz/λ=250mm,f=200Hz/λ=177mm。
fc↑(fc≥18kHz)实际上有利于↑高频响应——由于“射束效应”指向性↓,一般DML(NXT)偏轴频率特性有较大谷值,10kHz以上SPL↓——fc↑,则指向性↑;而f↑/u↑,Wr/σr↑。
● 一般BML振板为周边或角点“固支”——振板只能做“弯曲波模式振动”,而无法“活塞式振动”——故其低频响应差。
NXT通过BMR技术解决 DML“低频响应差”的问题——“活塞式振动(低频) + 弯曲波模式振动”(中高频)——从而获得“全音频”(AFR)的频率响应。
BMR采用弹性支撑实现低频段的“活塞式振动”——通过平面振板的附加质量(配重)↑机械阻抗——避免中高频段“活塞式振动”对于“弯曲波模式振动”的影响。
在“质量控制区”(f>fo)——A=F/ω2Mm,v=F/ωMm,a=F/Mm——↑Mm,可以↓A/v/a,则“活塞式振动”的模态密度↓。
● BML的实质就是“↑分割振动”(↑间谐波)——采用“偏中心节点驱动”以↑弯曲波振动的模态密度,效率↑/但音质↓ ——↑振板刚性可↓失真,但又会↓分割振动(矛盾)。
“擦弦声”/“弹指声”/“笛膜感”包含奇次谐波——可以使声音更自然/逼真,↑质感与临场感——同理,间谐波如果处理得当,也会给人的耳目一新的感觉。
电子合成器(MIDI)的声音虽然很“和谐”——但是听起来总觉得有些“虚假”,BML虽然声音不和谐(间谐波)——但同大多数传统乐器一样,音色更自然。
BML同弦乐器一样为“真发声”——自然/真实,却不和谐,但或许会“动听”——“自然/真实而不和谐”,其实也是一种风格。